《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河南鄭州報道
兩年沒有回家過年的北京白領張琳蕾為今年做足了準備,不但預支了年假,還精心選擇了禮物。
回家之前,張琳蕾做過無數次設想和心理建設,憧憬著2023年上演大團圓,但是現實更加精彩。
血氧儀敗給了加特林,父母說90后的養生是花架子
“什么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別和我找借口。”
“小林呢,你們吵架了么?為什么他不一起來?!”
從踏上高鐵開始,張琳蕾就開始和母親battle,原以為自己回家會給父母一個大大的驚喜,但當母親得知張琳蕾的丈夫小林要去海南先探望父母不能一起回來后,就開始“不依不饒”地各種猜測和設想。
“人家爸媽也剛剛‘陽過’,他去海南看看,三天后就來!”張琳蕾終于控制不住情緒,開始和母親直接語音對話。
從北京到鄭州僅僅只有2個半小時的路程,張琳蕾和母親在家人群里一路爭執,父親自始至終隱身,丈夫小林表達了自己三天后在大年初二一定會出現的諾言后,也不說話了。
好在高鐵上回家的人們都戴著耳機,要么刷劇、要么打字,沒有人會關注彼此。張琳蕾終于回到了家。
“媽,你看這是我給你和爸爸買的指尖血氧儀,我每天都在平臺上搶購,咱們親人人均一個。”
一進家門,張琳蕾就迫不及待向母親展示,不料母親卻輕飄飄回了一句:“不是都已經‘陽康’了,還要這個干啥?”
不但指夾血氧儀受到了冷落,張琳蕾發現,自己當初省下來給父母的布洛芬連盒子都沒打開,甚至自己快遞回來的制氧機一直都未拆封被扔在陽臺上。
用父親的話來說是“心領了,等到需要時再說。我和你媽啥藥沒吃每天靠著生姜紅糖水不也康復了嗎?”
父親還語重心長地對張琳蕾表示,自己上網研究了“90后”那種“熬最長夜,用最貴的面霜”這種花架子養生方式,非常不靠譜,是過度消耗身體。
“你吃的那些益生菌之類都沒用,北京那么冷,你當時要是穿毛褲就不會被感染!”母親的話更讓張琳蕾“崩潰”,兩代人的養生認知差距簡直是平行線,永遠沒法互相說服。
在家人的大群里,張琳蕾精心搶購的血氧儀完全敗給了“加特林”。
1月18日,鄭州市宣布《2023年春節期間煙花爆竹限放工作方案》,鄭州市在春節期間允許銷售煙花爆竹,從1月19日(臘月二十八)至2月5日(正月十五)每天早7時至晚23時,城市市民可以在限定時間、限定地點、限定品種的條件內,燃放煙花爆竹。
“加特林”是一種燃放時會形成類似加特林機槍射擊效果的煙花。由于射速快、火力猛,采用十幾支或幾十支連珠吐珠類煙花組合而成,價格從60元一支漲到120元,在除夕甚至要配貨(買其他5支煙花才能買2支“加特林”),被譽為新一代“煙花刺客”。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吃完年夜飯,和家人來到“限燃限放”的地點,看著煙花感受浪漫,張琳蕾忽然覺得小時候的年味兒又回來了。
走了2小時只看到盧舍那大佛的腳
令張琳蕾有點驚奇的是,丈夫小林大年初一中午就從海南來到了鄭州。
原因非常簡單,小林和父母親戚在一起時被各種花式催生,內心“崩潰”。
作為16歲就去國外留學的“90后”新一代海歸,小林是典型的社恐,每次和家人親戚們相處都覺得壓力很大。
這次在海南,全家人一起住在姑姑買的房子里,親戚們各種過度關心,例如“生育率下降是因為你們‘90后’不愿意生孩子導致”“實在不行可以先凍卵”“程序員都是青春飯還會導致禿頂,要趕快轉型”“北京壓力大現在回家鄉還來得及”之類的寒暄都讓小林各種心煩,干脆提前一天跑到了丈母娘家。
相對于在自己家被各種問詢,小林在張琳蕾家就變成了“團寵”,張琳蕾的母親非常開心,雖然小林不愛說話,但是越看越喜歡,完全忘記母女之間的拌嘴,全身心想著做飯和招待女婿。
此外,“洛陽的朋友先不要出門啊,把這個時間段讓出來,盡量給外地朋友騰點地方。”這句社交媒體上調侃式的熱門評論,成為張琳蕾今年春節的真實寫照。
大年初四,張琳蕾一家開車從鄭州去洛陽游玩,在路上就花了3個小時,到處都是車和人。
根據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消息,兔年春節假期,河南一系列政策助力文旅消費,組織實施“河南人游河南”系列文旅消費惠民行動,全省315家旅游景區集中推出減免門票活動,有力有效刺激了文旅消費。河南熱點景區的客流量均有大幅增長。
張琳蕾提前租了漢服,價格非常便宜,四五十元就能租一套服裝,還附贈化妝、造型、頭飾,整個景區都有一條龍服務。原以為可以在洛陽古城的春光或夜景中拍上一組古風照片、視頻,但是沒想到游人如織,只能遠遠拍了一張盧舍那大佛的腳發個朋友圈。
從大年初四到假期結束,張琳蕾深度體驗了“3個小時挪了300米” “我的家鄉是吃不上飯的城市”等各種網上的調侃,痛并快樂著。
“2023年春節是三年來年味兒最濃兒的春節,最美人間煙火還是家鄉,五一假期我還要回來!”在回京的高鐵上,張琳蕾如是表示。
責編:楊琳
(版權屬《中國經濟周刊》雜志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